找到相关内容254篇,用时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书斋遗墨之修行之路与净化社会----楚风

    “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……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何以故?须菩提!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非菩萨……佛告须菩提: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如来。” 这段话佛教导说要有清净心,无相无住,因为所有的相都不是真实的,而是虚妄的。佛说:“菩萨于法,应无所住行于布施。所谓不住色布施,不住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布施。”有佛的觉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4975582.html
  • 修行中请勿轻易与外人谈觉受与境界

    身口意都在邪见与贪嗔痴中,哪里会与菩萨佛相应相融?佛说:凡所有相,皆是虚幻,若见诸相非相如来. 修行中因为每个人的来因和业力的不同.在修行的过程中,即使大家都是修同一个法门.各人出现的觉受或境界是...所谓看到的谁或谁是某个什么佛或菩萨的化身了这种说法..因为一般的人所,往往会是因为幻觉,而出现的一些境界而已.其实正如六祖坛经中所言 : 行直是弥陀, 能净是释迦,喜拾名为挚至,慈悲观音.如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33982013.html
  • 圣严法师——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《坛经》思想

    认定任何一相就是佛;对所有一切相都不执著才能真正见到如来。所以其下还有两句经文:“若见诸相非相,如来。”可是从《坛经》的观点来看,“相”是虚妄的,而心性是实在的,所以《坛经》说:“识自本心,自本性...光明。   从中观的立场看般若,若得般若见诸法自性是空,那就是目的,不再另有如来藏、佛性、法性等目的可求。可是从如来藏系统来看,般若只是功能,不是其本体;功能必定有其所属,所以产生了如来藏和佛性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3983411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的空观思想

    万物的执著,性空的思想不仅是《金刚经》的突出思想,也是禅宗思想的出发点和基本点。   《金刚经?第五品入理实见分》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如来。”不能“以身相得如来。”,那么也不是...何以故?如来所说身相,非身相。” 因为法身不生不灭、无形无象、无时不有、无处不在的,只有“若见诸相非相如来” ,所以“三十二相”皆是假相,无相之实相才是无形之真形。“离一切诸相,名诸佛”,是《...

    喻和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4679864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里的哲学思想

    相得如来。何以故?如来所说身相,非身相。"佛告须菩提:"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如来。"就是说,所有的现象,都只是一种假象,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,这才算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。这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。  在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里,佛告诫人们不要迷信佛的形象,他说:"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如来。"  在第八品依法出生分里,佛反复强调了谦虚的品质对于一个修道者的重要性,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302916444.html
  • 回忆涤华禅师

    说:'若见诸相非相,如来'如果能彻究此理,就能在日常参悟中相而见性。"还问我道:"你会双盘吗?"我点了点头,禅师又略微提高了声音道:哎,现在这个时代,连盘个双腿,做个样子的人都没有了!不要学他们...心中渇求明师、要悟道的心情非常迫切,清夜扪心,常常独自流泪。就在这段期间,我在佛学班的一位同学处借阅了恩师的《金刚经注解》,内心中觉得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明师和过来人,遂生拜师之愿,但苦于不知师之...

    禅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1242340.html
  • 寻找上师·“大师”为师?

    怎么来的怎么去,是善待自己的唯一法门,不论好或坏,都不会为自己带来无法摆脱的困扰。   “佛告须菩提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如来……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、非菩萨……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,为谤佛,不能解我所说故。“   这段文字,里里外外,实实在在地呈现了一位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本质。   有时,同门之间看到的老师几乎是好几个人的化身,没有一...

    陈念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0643849.html
  • 儒耶佛耶皆圆通

    最后,摘录几副2000年圆通宝殿重修落成后新增加的楹联,希望读者“拈花—笑”。   其一:   傍岩结胜缘,眼前景物莫非般若;   学佛无难事,心地光明如来。   其二:   万法随缘,尘劳彼法,...圆通寺虽为观音道场,但寺院布局上不光大乘佛教、小乘佛教、藏传佛教三大部派融为一体,而且儒释道三教集于一身。这从寺内的建筑和对联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,特别是对联,可以说就是佛经的诗化,或者说是诗的佛学...

    刘建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4651083.html
  • 真正佛教的表现形式

    便又违反了佛教最高的教理,所以为破执破障起见,也可以打佛骂佛,拆毁佛像,焚毁佛经。《金刚经》上说:“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”;又说: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如来”(如来便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...破我三阿僧祗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”。是故欲显佛教正法,必先自清除内部邪法始。——这是一方面。还有一方面,佛法不住一切相,亦不破一切相。如破一切相,便一无所为,著于空,不能起“大悲”的作用;如住一切相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151253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里的哲学思想

    !不可以身相得如来。何以故?如来所说身相,非身相。”佛告须菩提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如来。”就是说,所有的现象,都只是一种假象,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,这才算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。这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。  在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里,佛告诫人们不要迷信佛的形象,他说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如来。”  在第八品依法出生分里,佛反复强调了谦虚的品质对于一个修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3952968.html